burn out
分類:chez Blonde
這幾年實在是經歷太多的死亡。自己家人的跟朋友家人的。
本來是假期前要去探望姊妹淘的,之前講很多次,都放貴婦鴿子,
所以就想說,今年既然還有別的事要辦,就一併去吧。
難得我排除萬難的想盡辦法挪時間兌現我的支票,機票都定好了,
幾天後,突然丟來一句話:長輩過世,要趕回台灣。
當然,這種事沒啥好講,
既然是姊妹淘,當然是說,你不用管我了。
然後我火速通知另一枚嫁到朋友娘家城市的家庭主婦去進行情緒支援。
(情緒支援這種事,不是誰都能做的。很多人的善意只會讓你更不爽而已。)
說「人生無常」這種話,當然難免是老生常談。
但是因為年紀大了,這兩年特別感受到這個道理,
從我 2006年要去朝聖的計畫整個被恐怖份子打散,以致於瞎米得修正的經驗以來,
這幾年,我已經非常習慣於跟事物保持空間,以免狀況發生時,沒有彈性。
但是,面對很多的死亡,到底給我什麼衝擊呢??
人生有限,不能浪費。
所謂的不能浪費,不是說卯起來做「有意義」的「救國救民」的事,
而是說,不要讓鳥人鳥事鳥物把自己搞得烏煙瘴氣而浪費時間去生氣沮喪處理負面情緒。
也就是說,如果你覺得看月亮發呆比跟蠢貨社交舒服的話,
那就千萬不要不好意思拒絕邀約,免得浪費錢浪費時間還賺一肚子鳥氣,
結局是得浪費精神(或金錢)去消耗這些不爽。
(老話一句:拒絕是人家不爽,不拒絕是自己不爽,為啥成本是你吸收???)
那另一個領悟,則是我之前一直沒有去貫徹的一個想法,
知道是知道,但是實踐畢竟還是難一點。這是所謂的「中產階級知青」的通病。
打嘴泡都很厲害,真的講說去實踐,每個人都是侏儒。
我之前去問了 psyche ,她叫我去進行一個「跟過去徹底了斷」的儀式。
她說,你不做,就沒法真的清除掉那些情緒,不清除,就沒有空間給新生活。
說來,我自己也是儀式專家,我也知道她講的原理跟做法等等,
可是啊,關鍵還是在於,我要一個人來跟我確認:時間到了,去做吧。
雖然自己也知道時間到了,該去做這件事,因為我自己也有點 psyche,
但是,不知怎的,還是得要一個「類擲茭」的確定(要更厲害的來跟我講)。
這方法沒啥大不了,把各種負面情緒感受等等都寫下來,燒掉。
我其實已經倒在這邊,慢慢的清很多年了,可是啊,這種事情跟剝洋蔥一樣,
要一層一層清,不然,就會一下子淹死,尤其,這些是累積了十幾年的毒素。
終於剝到最後,要去面對自己心理非常深層的恐懼傷口等等黑暗。
這跟外科醫生的經驗差不多,由於已經很習慣動刀看到骨看到膿,看到血流滿地,
所以終於到要切開這一塊時,其實已經不太有感覺了,老醫生並不會再害怕這些。
沒想到還是可以產出那麼多來,真可怕。
我也知道,丟部落格再殺掉這樣的動作,把東西都扔掉(如扁娃等)這些的,
療力是不夠的,但是,那是階段性的,這跟化療一樣,不能一下子就劑量很重。
但是,BURN 是個很重要的儀式。有時候,沒有這關就是不行。
『火』在宗教或者儀式上,一直都是很重要的象徵。
但是,我後來發現,這個儀式,並不是了結,是開始。
或者該說,情緒的終結 之後,才會是行動的開始。
也就是說,當全燒掉後(我還特別觀察星象挑了個好日子),
我才能真正的在行動上開始去進行清除 mundane 的務實事。
有一些「心理障礙」,是藉著儀式給燒除掉了。
我常常會在一些事情上 linger 很久,
是因為,我有一種一旦真的了斷,就永遠不回頭的性格,
所以都要反覆檢驗很多次,確認再確認。
剛好學弟來度假,問了一句話說,你真的都沒在跟XX單位的人來往了?
某米社團,說今年在紐約辦,朋友問我去不去?(我早就不管她們在幹嘛了。)
我都答的很心虛。心虛的讓我對我自己很生氣。
心虛不是我騙人,我講的當然都是考量的原因之一,但都不是真正的理由。
(不說謊的「說謊」,就是這樣練的。我不騙人的。
我決定一件事有十項考慮點,但因我不說謊,所以我會出講最不重要的那個理由。
那只是是原因之一,只是,是最不重要的考慮。最重要的考量,我決不講。)
只是,為什麼我不敢講明真正的原因??
答案,我其實很清楚。而這是一個近乎於 come out 的經驗。
害怕的根源,其實是根 come out 很相近的。
你為啥不跟某某人 come out??
因為一旦 come out 就會被了斷了。他恐同。
可是,你可以躲多久??為什麼你還要跟恐同的人往來??
因為,不想失去這個朋友。
可是,這算朋友嗎??人家是跟你演的那個角色往來,不是「你」。
當然,所有的人都會在自己的現實及情感的考量下,做出come out 到什麼程度的決定。
只是,我自己很清楚,我其實沒耐心去面對必然有的修正磨和重新適應期。
總是說,時間有限,
當生活中,新的人事物越來越多新的pattern在build up時,不清除舊的,實在也不行了。
後來,才想通一件事,之所以一直會陷在那個情緒難關的泥淖中,
老是一直在跟同一群人不爽,老是在對同一種想法生悶氣,
是因為八卦的、幹醮的、關心的、討厭的,都一直是同樣的那堆人事物。
當然就會一直出不來。
問題其實不在別人,關鍵是因為我自己並沒有走出去。
而為什麼會這樣「爛性」呢???
這是本國人的爛 pattern,習慣於舊的爛,好過去賭新風險。
就是寧可蹲在一直幹醮的爛關係爛婚姻爛組織爛工作裡,
而不想狠狠的了斷,反正就是「習慣」了,多爛也知道個底,
就是不敢去賭賭看新的可能性,因為「未知」因為「風險」。
只是嗄,對我來說,朋友如衣服,情人如鞋子,
對於沒有變成「家人」的(就是說,不是昂貴的經典款),
不丟棄舊的,就沒有辦法買新的啊。
我之前有不少多年的衣服,總是帶來帶去的,
可是,不想穿就是不想穿,放再久只會更不想穿,而不是會突然又想穿。
(我不是說大家都會這樣幹,只是這是我的習慣。)
我其實並不會真的把衣服鞋子穿用很久,是會放很久啦,
但是,之所以都會被稱讚說「保存良好」,
其實,不是因為品質的緣故,是因為使用次數的緣故。
於是,漸漸的明白,為什麼一定要清除舊物舊人。
因為這跟衣櫥一樣道理,不清除,就沒空間裝新買的。
我自己的態度是如此(我不會說這是比較好的態度,只是,我是如此),
看一個人的衣櫥就知道性格了。
我前陣子大清衣櫥。
我一直在問自己,這雙還會不會穿??這件有沒有機會穿??
我只需要留下經典款。可是,因為沒有錢,其實也沒啥經典款。
很多東西,買的時候的心情已經消失了,雖然並不一定後悔買,可是就是不想用。
至於很流行的東西,流行過了後,其實,就會變成「災難物」。
已經不合風格或不再流行的或不再想穿的,就該清除了。
清衣櫥其實是個跟 unfriend 的相似動作。
而,我心理一直有個聲音:
就算扔錯了,真的需要時,還是可以去買新的啊。
又不是買不到。再說,到那時,流行都變了。
我想,我是老了,老到只想擁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