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靠翻譯怎麼做研究

分類:冷言冷語

2009/06/29 09:14

 

先不要說,某米史學大喀用九國語言作研究的事。所以,人家做的就是大歷史,氣勢澎湃。地理位置一跨就是好幾洲。

就講中國啥都要翻譯成中文的問題。亂七八糟的東西,翻成中文便罷了,小說什麼的都無所謂。但是,很多東西,尤其是思想的哲學的,翻議會大失真。

因為,一遇到自己文化沒有的東西,硬翻時,就會出問題。印度中國日本的東西的英譯常常都是保留原來的怪發音,而沒有自己找相近的字去硬譯,就是這道理。

不過,這本來也不干我事,中國的史學研究水準低落與否(古文不通,繁體不行,加上憎恨外語)與我何干。但是我前幾年頭腦壞去,買了一本簡體字書,才知道這苦頭。

這件事,是因為我看到簡體字館有大特價,剛好有本中世紀的歐洲史,就順便給買了過來。

看完覺得頗有趣(要我讀完一整本簡體字,是很難的。因為,看了不順眼。),就想找出原著來。因為連人名地名幾乎全都音譯了,所以,讀起來有點艱難。不大好對應。

那書的作者「感覺上」應該有點名氣。是個蹲檔案室的學者,而且文筆流暢(我個人對於史書還是得注意一下文筆這點很在意,雖然這不大合現代的學術潮流,但是,文筆差總是讀來少了些啥~),書也得過獎。照說,很容易買到才是。

可是,我怎樣就是找不到作者跟書名的原文。查ISBN,也只有中國找得到。我想盡各種辦法努力的把書名跟作者譯回去,然後到處google,就是找不到。

我就很火了,書上保留作者的原文名叫啥,有很為難嗎????順便寫一下,書名原文是啥,是超過的要求嗎??

總之,我後來一肚子火,就放棄了。

最近因為讀中世紀的神學理論,有點搞不通。就想說如果比較瞭解那時候的人是怎樣過日子的,可能有助於我去搞懂,為啥理論會長成這樣。就又翻出這本書來。

因為是9- 11 世紀左右的背景,所以,照我看,作者應該是查用大量的拉丁文檔案,然後用法文書寫的。(有無英文版,更不知。)

因為公元一千年時,連法文都沒有。那由於這個主題很冷,加上中世紀的紀錄,都以宗教為中心,所以可能沒啥人想讀這本書,我想大概沒有英譯本吧(也許有可能有德語版)。

我對於中國的翻譯法,非常不滿。人名地名,也好歹把原文加上去。不然真的會搞錯人地。

那因為有需要,我又開始了搜索原文的工作。其實,這背景的書有很多,不一定要找這本,可是,我的偏執個性就會在此時發作,不想辦法找到本來的書是啥,就不甘願。

最後,我找到了。我把他的每本著作,都試著譯回去,加上,名字大概可以找出原名(姓不行),靠著這樣亂搜,總算找到了。

媽的,原來該書連譯名都改了,跟原文差頗多,所以找到死也找不到。

我當然後來靠著翻譯作者的其他著作,運氣好找到了作者叫啥,然後再找到這本書。

真是氣死我了!!!!!

只是,如果中國學生做研究或讀的書的基本資料是這般,是很有可能進了檔案室,連要怎麼找資料都找不到的啊。

你連你要找的人到底叫啥,都講不出原名來。你捉錯檔案都不知道哪!!!!

這是瞎米亂七八糟的習慣啊!!!

以為全都改成中文,沒有字母了,就抵擋了八國聯軍入侵了嗎???白癡!!!!!!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nowthyself 的頭像
knowthyself

酸葡萄蛋糕人

knowthy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