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跟數學有關

分類:也有不酷的時候

2009/07/01 10:09

 

 

這個月的衰運,加上諸多鳥事紛擾,讓我腦袋無法很清醒的思考跟研究。

因為沒啥重大的發現,就很煩惱,越煩就越看不出啥來。一整個的惡性循環。

容易浮躁沒耐性,是我的大缺點,所以,得想點辦法改善。

這幾篇,剛好讓我想起上世紀非常了不起的世界知名數學大喀陳省身博士,談到做學問這件事的看法。

他說,做學問就是應該有寧靜的心態,所以他才會把數學所設去天津南開,而非在北大清華。

『一個人一生中的時間是個常數,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已經很不易,多一些寧靜,比什麼都要緊。』

連人家那種大天才都這樣講,我們這種凡俗之人更是需要心境安寧平靜,專心在一件事情上,這樣才可能想出點啥東西來。

 

所以,要讓自己處於什麼樣的「最好」狀態,實在是很重要啊。

 

『一個人一生中的時間是個常數。』我現在開始有點明白了。

 

 

 

                              

 

 

我運氣不錯的,也認識數學天才。

我這人有個缺點(但我認為不是),就是,對於天才跟美女都會特別對待。

(如果你兩者皆非,請以「有自知之明的過人努力」來讓人看得上。不要念個建中台大史丹佛就以為自己是聰明人了。這種我都歸為井底蛙的。)

 

總之,我某天就跟朋友講,我看來的「中國文化不利現代科學發展論」

(我當時講不出誰講的,因為覺得分析頗有道理,所以就跟朋友分享。總是要有點貢獻。不能都聽人家的,都沒有貢獻。)

 

我以為說得很有理,應該會被稱讚吧,結果就馬上被駁回了:胡扯!

果然,要反駁也得是同一級的。

 

丘成桐認為的問題,是不是問題之癥結,我不知道(關鍵不只是熱情吧,關鍵是他舉的人包括他自己都是天才)。不過,我朋友說了一句非常犀利的話。

這句話真是太了不起了,一定要廣為流傳。

 

他說:科學的發展,從來都不是靠你們這些普通腦袋的。因為,科學的發展從來都跟你們這些平常人無關啦!

 

沒明白講的意思是,就算整國的科學教育的水準都提升上一些吧。

真正能在科學界(不是科技啊)上劃時代或革新或革命的(比方說提瞎米新數論啦,瞎米XX 論啦之類),從來都是跟我們這些庸才沒關係。

 

我當場覺得,我為啥沒去躺在地上給車碾成貓乾啊,怎會去哪聽來這種白癡話啊。還很得意的跟數學天才分享,完全是在裝肖ㄟ耍白癡。

 

原來是楊振寧說的,這樣心理稍微好過一些。(怪不得,以我的腦筋,無法覺得有問題。還不至於到太悲痛。)

 

數學物理啊,尤其是數學,是不是天才喔,都很早就會被發現了啦。那怕你住在恆春或花壇,也一定會被發現的。

 

這種事,真的是跟資源分配或城鄉差距等等一點關係都沒有的。真的就是天生。而且數學天才啊,大抵都很早就嶄露頭角了。

(要知道啊,資優生跟天才,還差了八大截啊。不要以為差不多。差很多的。)

陳省身的女兒,三歲就自己會解出初中的數學了。

朋友有講過,看你解數學的式子步驟,就知道程度了啦。

 

這點,我很瞭解,因為我每次問我家科學家數學都很痛苦,他們的跳躍快到根本沒有中間的步驟(我就是來問這個的啊~)。

要求「按部就班」的說明,其實對他們來說,反而有點困難。就是,一看就明白啊~

(天才若沒訓練,很少是好老師的。)

 

我每次聽一些蠢男人講啥,他們教數學教得很好,都解得非常詳細清楚,學生都很容易懂。

我都在心理喵嗚:那表示你很笨。因為你的思考需要這麼多步驟。

 

看到這段,就想起這段對答。『科學的進步,從來都跟我們沒關係的。』

提高科學教育水準,充其量只能讓我們邏輯好一點,腦袋清楚一點而已。

 

 

 

 

~~~~~~~~~~~~~

 

人物周刊:楊先生還提過一個有趣的觀點,中國的科學不能夠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周易》的影響。

他還有一個推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利于現代科學的發展。您認為中國的文化能不能催生出偉大的科學家?

    丘成桐:楊先生是個偉大的科學家,楊先生是本科時候才出去的,他也念過《易經》,念過很多中國不同的古典文學,

他為什麼覺得中國的年輕人不能成為偉大的科學家?我覺得不合理

    人物周刊:那您的觀點呢?

    丘成桐:楊振寧、陳省身、我,都是在中國傳統文化這個氛圍中長大的,都很享受這種文化,學問都做得不錯。問題不在這裏,

 問題在于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把做官賺錢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求名求利比什麼都重要。無論楊先生也好,陳先生也好,

當年出國的時候都抱著一種熱情,就是想做學問,所以做成功了。我們年輕人如果能做到這點,我擔保他們能做出第一流的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nowthy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