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塚底層:我不是洋娃娃

分類:androgyny 的寶塚世界

2009/05/24 21:03

 

推薦 這本書 。很輕鬆的書,但是很適合給青少年當休閒書看。暑假快到了,要開書單給小孩,叫他們讀點勵志的書。

我小的時候,女性主義還不是顯學,所以,找不大到什麼了不起的勵志model,那個時代,連呂秀蓮都跟陳菊都還是「罪犯」。唯一安全的role model,當然是蔣夫人宋美齡女士。

人要立志當蔣夫人當然也很好,問題是,你得先找到個老蔣才行。老蔣雖然是二戰其間的眾國大將軍裡,我個人覺得相對比較遜的,但是,再遜也是世界級的。可我成長的年代,所謂的「英雄者」,就已經變成「美麗島」的那些人了。(沒有一個有像個英雄的樣子)

我一次我跟我朋友就在講,我們因為很懶惰,所以我們的人生啊,本來是想說,找個人依附,可是問題是,多數的人都沒有像會長成棟梁的樣子,故而,就算他們很願意讓你靠,也得看看他們是瞎米料。

找不到老蔣級的男人,是沒法當蔣夫人的。所以,只好自己來當老蔣。

到今天,美麗島代M能稱為「英雄」的,還是只有兩個人,陳菊跟呂秀蓮。

有次跟一個讀理學院的女生聊起這件事,果然,她的偶像(在我們的青少年時代,好像也找不到別的)也只能是居禮夫人。

(各位大德,居禮夫人是法國人啊!!!她家共有好幾個諾貝爾獎啊!!很多人對法國都有很愚蠢的誤解跟想法,這都是被蠢笨的咖啡文化給蒙蔽的緣故!!!!!!!!我要再講一遍,這個國家在科學上的進步,是絕對超乎各位大德腦袋的破表水準的,不要以為他們只會賣吃的跟衣服。人家沒有成天在跟世界吵瞎米「這是我們創造的」「那個是我們發明的」,因為,實在太多了,族繁不及備載。)

後來女性主義變成顯學了,可是,我覺得女性主義後來也跟市場都脫節了,變成學院裡,大學女生的時髦玩意或者進步(自以為)男性的裝飾。

一大堆人都去做跟性別有關的東西,也最了一大堆女性史。但是照我看來,那些對運動都沒啥幫助。

我講過很多次,「歷史學」是嚴謹的學科,但是「歷史教育」卻是工具。人不用知道太多「完整」「真正」的歷史,(知道要幹嘛??你說日本人南京殺多少 人???或老蔣在二二八殺多少人?多一個零少一個零有差嗎?蔣友柏說的,殺人是事實,在上海殺還在台灣殺,那並不是重點。蔣友柏應該不是博士吧??怎麼腦 袋比本國九成博士都清醒???)那些是歷史學家的事,更重要的,人要往前看,不要往後看,成天想著瞎米「死後的歷史評價」,這種態度我看了就討厭。

你把現世做好,活著時,問心無愧就好。現世不管,成天寄望「來世」,媽的!!!

總之,我已經很久不管女性主義學這個市場在幹嘛了,我是大右派,你端出來的我不喜歡,我就不埋單而已。當然,我要是自己興起(希望我不會這麼無聊),覺得人家賣的都不好,我就會自己去開一家店便是。

但是,不管歸不管,還是覺得本國小女生的市場選擇性很有限,因為,本國的女性主義的路線跟主導,幾乎可說被「壟斷」(我又要被扁了,因為壟斷者,我自己都認識不少),這對於我這種熱愛開放的市場的人來講,是很可惡的一件事。

總之,這是本很有意思的,可以給女學生看的書。我覺得我那個年代的人很可憐,要不就是立志當居禮夫人,可是,本國讀理工科的女人本就不多,還有更多人實在是功課不怎樣的也不愛唸書的,而每次學校推薦,選來選去的勵志讀物,都離功課差的人很遙遠,他們沒法有共鳴。更不妙的就是我這種,我就改讀男人傳記去了,以致於我自己的 role model,都是男人。不過,這不是各位大德能學習的,因為要當男人沒那麼容易。(應該是說,我個性太像男人了,所以讀女人傳記無法有共鳴。我「應該」是男的這件事算是我的出生「傳說」吧。)

這本書,寫的是各行各業的成功的女性(那怕只是婚姻成功)的人生態度。那才是關鍵。至於其他的枝微末節那些小事,實在不是重點(本國的歷史教育喔,我實在很討厭,不是說把大中國思想改成大台灣就好,兩群蠢貨的思考方式都一樣,真是同一個媽媽生的兩個怪胎兒子。)

為啥我們是芹菜國????人家是櫻花國???差別正在於「人生態度」。

態度正確,做啥事都可以,那並都不重要,因為每個人對於人生都有不同的渴望。一個立志人生有個柏金包的願望並不會比立志當總統救國救民(事實上,多半都是禍國殃民)的願望來的低賤或卑微(我是真正的蘿莉塔)。

總之,態度不對,立志當總統,就算當上了,也不配成為民族楷模(不要自己亂搞瞎米「陽光男孩馬總統」這種白癡到丟人現眼的勵志文章)。這是我的看法。

一開始會去找到這本書,是因為看到天海演越路吹雪的故事。想說,越路吹雪是誰啊??(請自己去google)然後,就看到了這本寶貴的書。

越路吹雪應該算是寶塚底層吧,可是她的態度,還是很寶塚啊。或者,我該說,寶塚是把日本精神發揚到極致的一個半「烏托邦」(因為它真實且在市場存活著)。所以走出來的人,都有很強的櫻花感。

看看人家講的是甚麼話????本國芹菜人講的又是甚麼話!一個女人訓一個男人:一個洋娃娃是無法在這世界上求路的。

這是寶塚的底層。沒有人看好的總是要留級的小女生。可是,人家就是敢勇敢的在世界上衝(真是櫻花感十足啊)。各位大德,你們再繼續抱持著『芹菜』當信念的話,結局就是當中國人了。然後,加入廣大的十五億同胞,只會靠北全世界都欺負你的不知恥行列。

相信我,你再靠北,人家還是會繼續欺負你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是真理。(今年大家不都在慶祝達爾文??怎麼???人家的論述太殘酷,所以大家又裝死了,是吧????)

人家是頭腦像捲心菜的笨蛋啊!!!!可是,我忽然想到那個北一女真空管的白癡。真的,為啥有人笨到以為自己讀北一女就叫做很聰明(北聯五萬人中的前一千人,這樣就自以為聰明起來啦???)

而且,還不知羞恥的投去報紙,昭告世界說『你社會適應不良,是因為你太聰明,別人都很笨???』這笨蛋不把北一女的臉丟光光是不甘願吧??周美菁跟 呂秀蓮有說這種蠢話嗎??得 loser病者, 就有良心點,自己在家隔離,不要跑出來散播loser病毒,危害社會國家!!!

人家是頭腦像捲心菜的櫻花,你們他媽的是(自以為)金頭腦的芹菜!!!!!!!

 

(這是該文書摘)

我不是洋娃娃

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如果沒有自己的主張,是無法在這個世界生存的啊。

  越路吹雪(一九二四~一九八0)出生於東京。雖然她在就讀寶塚音樂學校期間,每學期都面臨留級的危險,但是她深知自己的優點是什麼,充滿自信的去展現她的才能,終於成為歌唱界的超級明星。她留下為數眾多的暢銷名曲,同時也是成功的音樂劇女演員。

「頭腦像捲心菜,腳像蘿蔔。」--這是越路吹雪在就讀寶塚音樂學校期間所獲得的評語。入學時年僅十三歲的越路,雖然她的歌唱能力備受肯定,但是遇到 英文、國文這些要用到腦筋的科目就不行了,而舞蹈、日本舞這些需要用到雙腳的重要科目,她也完全不拿手。她的留級與否,每個學期都成為教職員會議的話題。

當時寶塚劇團總是按照成績的名次來安排角色、戲份。越路吹雪在當時是完全不被看好的。然而這個捲心菜蘿蔔女孩卻出人意料的對浪花節(註1)十分拿手,只要她唱上一段,就能讓四周的人隨著她製造的喜感捧腹大笑,而她天生活潑俏皮的個性也備受眾人喜愛。

之後,她因為演活了名曲家廣澤虎造融入浪花節所寫成的「森之石松」此一暢銷作品,終於廣受注目、大受好評,造成「越路吹雪傳說」的光榮事蹟。越路在 一瞬間竄升為寶塚的超級明星,再加上她的音域相當寬廣,不論聲音的高低、強弱如何,都可以延伸至女性罕見的極限,不管是男聲、女聲、甜美的情歌、強而有力 的歌,都難不倒她,所以當時甚至被喻為「寶塚前所未有的音域」。她被稱為什麼角色都可以唱的寶貴女主角,評價日益升高。直到五十六歲生命結束為止,她以許 多著名的音樂劇和獨唱會使觀眾為之心醉神迷。

越路強烈的個性也表現在她的平日生活上。一旦她喜歡上某種法國香水,她就會灑上濃得足以使身邊的人昏倒的香味。她後來和作曲家內藤法美結婚,或許是 因為她從學生時代就認為自己的腦筋很差吧,她打從心底的尊敬一路考上中學、第一高中等等超難升學關卡的丈夫。直到越路死前,他們在長達二十一年的婚姻生活 中,夫婦的感情好得任誰看了都會羨慕不已。

越路是一個相當清楚她要的是什麼,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的人,所以能夠將婚姻和工作都經營得很好。她在夫妻生活中完全是一付可愛的嬌妻模樣,在工作時卻相當有主見。有一次,她因為對同是歌手的美川憲一的實力很肯定,所以邀請他加入「喝采」這齣音樂劇的演出。

美川對這個機會很珍惜,想設法挪出檔期配合,但是他的經紀公司卻不同意。最後,美川不得已放棄了這個演出,親自前去向他所尊敬的越路道歉。越路卻嚴厲地訓誡他:「如果你沒有自己的主張,是無法在這個世界生存的啊。一個洋娃娃是無法在這個世界求勝的。該有主張的時候,自己就要好好地堅持才行啊。」

越路吹雪以「我不是洋娃娃」的人生態度,展現出她迷人的魅力與風采。如果想要去巴黎,就去;如果想要買東西,就買。玩的時候盡情玩樂,工作的時候,她則專注、投入的透過歌曲和歌迷徹底交流。

有許多人一旦被稱為頭腦不好、腿像蘿蔔,就會只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缺點上,然而越路吹雪卻與眾不同。她勇往直前,積極進取、毫不在意他人對自己的 評價,永遠對自己保持自信,不少女性對於她這種人生態度一定深有共鳴。她所演唱的「愛的讚歌」,至今仍是結婚典禮上頗受歡迎的歌曲。除了歌曲本身就動人之 外,也包含了紅毯上的新人對她和丈夫的美滿婚姻所抱持的憧憬,以及為越路充滿自信的魅力所吸引。

@註1:浪花節,日本一種以三味線伴奏的單人說唱民間藝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nowthy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