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 Wednesday 的意義
分類:地上之國
2007/02/24 00:30
The imposition of ashes is a penitential rite;
ashes give symbolic expression to our trusting dependence in God's merciful love.
灰黑的十字,刻在額上,神父會說,記住,耶穌將會復活。
這是提醒你記住,為什麼會有這灰暗的四十天?因為你的罪。
不要說你都沒有罪,宗教講的罪,不是法律上的。
人總是會因為各種人性的惡做了很多錯事(天主教的罪還真是蠻多的),
不管是貪婪,不管是嫉妒,不管是怯弱,總之,該常常整理,
人如果一直都不懺悔,最後就一直習以為常的錯下去,
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反正大家都這樣咩,也就是說離「神」越來越遠。
最後,就會變成一隻生物。「人的光輝」不見了,就是生物一枚。
墮落跟妥協很容易,但是只靠人自我的意識是不夠的,
再說,人都會逃避現實,逃避是人的本性。
所以,透過儀式,提醒我們該為我們犯下的罪懺悔。
光只有自我認錯不是Lent的目的,
認錯懺悔之後,要去renew relationships with God and each other才是重點。
(不是只知道錯了就好,要改善~)
所謂的把罪洗淨了回到神那邊去,這是一個「重生」的概念。
「神」是一個象徵,只是一種概念,不是真的有個什麼東西的,
它是所謂的「善」的原型的象徵(雖然也沒有多具象)。
而耶穌則是這個象徵的「俗世具體代表」。
(至於善是什麼當然有很多討論,不然這些神學家一千年來都在幹麻,
不過這個嘛,我考完試就忘光了。所以才需要編教條指導,免得羊做錯事~
我不擅長論述,我只會執行並推廣政策。)
記住你的罪,然後開始認真懺悔。當然,耶穌的復活,給的也就是一個希望,
只要你真的真心悔罪了,總是會得到救贖跟原諒的。
也就是說,你得先相信「他會復活」,所以你必須為了這目的死命的完整的懺悔。
那透過「權威」(神父也,神的地上權利之執行者也)的保證,你就乖乖的速速照做吧~
當然啦,那懺悔不夠,是不是耶穌就不會復活了?
我的答案是「沒錯」。
因為耶穌雖然是歷史上某人,但是我們在宗教上講這故事,其實只是個象徵,
那鍋正港的歷史上的耶穌,到底是升天了還是就死了,甚至有無後代,
再也沒人知道,說真的,也沒有人在乎啦(只有相信達文西密碼的那些大驚小怪的白痴啦)~
天主教會的「陰謀」全世界頭腦清楚點的羊都知道啊,「神是為了統治而存在的」~
你就算挖出多少的考古或歷史文件,「證明」天主教會騙人,[竄改] 歷史,
基本上,天主教會並沒有騙人。我們從來就沒有在講「歷史真相」。
我們只是借個事件過來當比喻,來講我們要講的大道理而已~
你不可以說日文的漢字是借中文過去的,所以就不能變成新的意義啊,要照本來的意思啊~
那你如果一定要相信有個「唯一真神」的存在,
那就去信新教吧(其實信玉皇大帝也差不多呀)~
(以上這些話,神父都不會告訴你的~因為,羊不用知道那麼多,羊只要信就好~)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你不認真懺悔的話,不會得到救贖跟復活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因為,基督存在每個人身上。
你不認真懺悔,洗淨罪惡,你就不會重生~
所以你不要管到底有沒有個人升天,或是外星人來救,需要復活的是你自己~
我還是想著魅影的問題,
只有面對誰時,你可以拿下面具,即使你非常的醜陋?你知道你還是會被接納?
只有面對誰時,你知道這是一個 unconditional love 的關係?
Return to me with your whole heart,with fasting, weeping and mourning;
rend your hearts, not your garments, and return to the Lord, your God.
For gracious and merciful is he,
slow to anger, rich in kindness, and relenting in punishment.
Perhaps he will again relent and leave behind him a blessing,
Offerings and libations for the Lord, your God.
這一套儀式,照我看來,是非常高深高明的心理學。
好吧,那我既然都懂,我還沒事上教堂幹嘛?
這個嘛,根據我的觀察,這一套儀式呢,在教堂裡實施時,
由於教堂的建築結構,搭配的音樂,管風琴的位置,神職的穿著,
一切都會產生非常「神聖」的效果,所以我很愛去。
自從我越來越沒犯蝦米罪之後,我就越來越懶得上教堂了,
不用懺悔就不用去了~但有大儀式時,必去。
儀式不搞得很神聖莊嚴,怎麼會有人當一回事啊?
我因為是個很感官的人,
所以,我得透過視覺、聽覺(其實我很少認真的聽神父講話,但韻律很要緊)、
嗅覺(教堂特有的燒蠟燭跟香等混著的味道),
甚至第六感(氛圍)來抓住整體要傳達給羊的概念。
我想這種傳教方式很古老,但是很適合比較原始的人,如我。
因為比較古老的時代,人不識字為多,
那在教堂儀式中,羊都不知道他們在說蝦米話(中世紀時他們講拉丁文的,庶民不懂),
反正跟神溝通也不是羊的事情,所以,羊就專心的信就好了,
那這個專心的「信」有個麻煩,都聽不懂會打瞌睡的,
所以只好透過別種方式來讓他們不會睡著,
也就是說,氛圍得能「不知不覺」的鼓舞他們的精神,保持他們情緒亢奮。
反正,羊也才沒真的那麼愛真理,他們只是需要一些規範,
讓他們精神上有所依靠,行為有所指引,
跟教會的關係,讓他們產生自我感覺良好的滿足,他們只是需要個歸屬感。
天主教堂到現在還保留這種形式,努力營造出「天上之國」的想像,
所以,我就很愛去。那很接近我一直在尋找的狀態:eternal home。
畢竟,對我這種無法完全使用抽象思考的人,蝦米都得具象化來才行~
要不然,要理解宗教哲學部份,我還不如去跟修士談,
幹麼去聽講道啊,講給庶民聽的政令宣導,我才不要聽~
去教堂,是為了「感覺」「神的存在」啊~